打好生态治理“组合拳” 绘就健康环境“新画卷”
南明河,如同贵阳的血脉,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映照着这座城市的生活。近年来,贵阳市委、市政府按照“控源截流、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的思路,持续推进南明河综合治理。如今,南明河水质不断改善,一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鱼翔浅底的南明河和谐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南明河的蝶变,得益于贵阳市从未间断的治理与保护。近年来,贵阳市不断提高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在保障南明河充足生态基流的同时,也有效改善了河流自净能力,实现了土地集约、环境友好、资源利用;开展南明河干、支流河道整治及沿线生态打造工作,新建浅滩湿地1.53 万平方米、生态驳岸3万余平方米,完成生态构建及局部生态修复7.3万平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达55.28%。
为进一步做好在水资源管理工作,贵阳市在全国率先实行政府河长+民间河长“双河长制”,建立定期巡河制度,坚持省、市、区多级联动,多部门协同作战,明晰南明河管护主体、内容、区域、责任,修订及出台《贵阳市南明河保护规定》《南明河流域断面考核及奖惩办法》,严厉打击破坏河流生态的行为,对伤害“母亲河”的违法行为说“不”,以铁的手腕护好南明河一湾清水。同时,贵阳市积极推动数智技术赋能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2018年以来,新增南明河监测断面15个,建设完成14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对南明河水质进行实时监测;2019年上线贵阳市河湖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为及时处理水质问题提供便利;建立贵阳市排污口整治动态化管理平台,实现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作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市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入河排污口的相关信息,进行监督。
在南明河治理的过程中,贵阳市一直秉持着“既要治理见成效,也要书写流域文化新篇章”的理念。阳明文化、民族文化、时尚文化时刻沁润、滋养着每一个贵阳市民,基于此,贵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脉和生态资源,将南明河沿线山水、人文景观串联起来,围绕甲秀楼、翠微阁、观音寺、黔明古寺等历史文物遗迹,打造贵阳市传统文化街区,建设了河滨公园、筑城广场等一批亲水设施,打造休闲步道、沿河座椅等一批便民设施,把流域文化元素融入群众休憩休闲的每一个生活空间,将历史文化资源、城市空间、河道空间活力融合提升,推动水岸联动,促进历史文化活化、滨河产业复兴。
碧水蓝天白鹭飞,闲倚河风观鱼肥。如今,行走在南明河畔,可观一河清水缓缓流淌,两岸植被郁郁葱葱,焕发着无穷的生机。南明河综合治理也让贵阳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即全国第一个喀斯特地貌下成功实践分段式污水治理思路的城市、第一个建设分布式下沉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城市、第一个水环境治理领域先行先试PPP模式的城市、第一个在城市内河治理中提出并使用浅层好氧生态河道治理技术的城市……取得的这些成绩,也为喀斯特地区流域治理打破“反复治、治反复”局面提供了宝贵经验。 未来,贵阳市将继续巩固和扩大河道治理成果,不断探索创新治理模式,为建设美丽家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王一丁
实习生 何承润
编辑 潘承丽
二审 王一丁
三审 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