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团圆 氤氲烟火气

□裴桐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符号,它跨越空间的隔阂,引发了无数人“天涯共此时”“万里共婵娟”的情感共鸣,也穿越时间的长河,寄托着每代人“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的美好心愿。如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这份不远千里来团聚的佳节寄愿,也已“乘上飞机”“坐上高铁”,冲破传统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出行时空限制,转化成为切切实实的文旅消费需求。

据报道,今年中秋假期旅游服务预订量增长明显。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南北枢纽”,兼具历史文化底蕴和交通出行便利,受到全国游客青睐。在同程平台公布的中秋假期旅行热度最高目的地TOP10榜单中,南京排在第六位。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深度旅游时代,传统文化对旅游行业的赋能作用明显。从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桨声灯影,到南京城墙台城景区的“筑影台城”光影秀,这些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元素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反映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的城市追求。映射到中秋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它既是其乐融融的团圆佳节,也是促进文旅经济的良辰佳期。

要立足地方文化根基,深挖节日文化内涵,不断创新旅游供给,释放消费势能。一方面紧扣节日文化需求,利用好民俗活动等文化载体,让旅游项目更具“节日特色”。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报告显示,以赏月文化为核心的“中式夜游”,成为今年中秋旅游新风潮。另一方面,“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游客们在“诗与远方”的旅途中,更注重当地的特色民俗体验。要充分结合南京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多元化、差异化的文旅产品,从吃、住、行、游、购、娱多方面拓展文旅消费空间,培育城市文化品牌。

明月照团圆,氤氲烟火气。节日和旅游同根同源、相生共兴,都源于人们对更美好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只有坚持产品为本、内容为王的发展策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让游客有更多获得感、满足感,才能广迎四方来客,激发消费市场的内生动能,为文旅经济“景”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