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沉下去 群众乐起来
近日,云南省纪委监委拍摄的电视专题片《纵深推进政治监督》,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其中纪检监察干部多次深入基层,到群众身边了解群众所需、查找问题所在、推动政策落实的镜头深深刻在脑中。群众是对政策是否执行到位的最终评判者,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应主动下沉基层、经常性的深入群众,将“群众上访找干部”变为“干部下沉谈群众”,听百姓“心声”找问题,解百姓“难题”找思路,到百姓“炕头”找办法,下百姓“地头”找措施,将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深入群众,化“脚力”为“心力”,让民情民意在一线收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房子漏不漏,住户最知道,政策好不好,百姓最清楚。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的专责机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然,而作为基层的纪检监察干部,要用自己的“双脚”走进村头巷尾、农家小院,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和群众站在同一个屋檐下、坐到同一条板凳上、围着同一张桌子、喝着同一壶农家水,用心用情感受群众的衣食住行,与群众面对面唠家常,“睁大眼睛”察民情,“竖起耳朵”听民声,在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琐事、小事中问实情、查问题、找线索,掌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第一手资料,进一步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小事要事,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为民监督就在身边,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深入群众,转“官气”接“地气”,让工作作风在一线体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是人民的心意、民众的情感,民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执政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要有一颗赤诚的为民真心,全面树牢和践行“群众关切处就是监督发力点”的工作理念,主动放下架子、去掉官气深入基层一线,不做“假把式”,不搭“花架子”,少一些自以为是和高高在上,采取“四不两直”的监督检查方式,多到群众中去“接地气”,与群众打成一片,村头拉家常、地头说收成、炕头送冷暖、灶头悉富贫,与群众在一起,用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的作风,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深入群众,提“服务”化“满意”,让困难问题在一线解决。“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不能含糊,再小也要用心用情用力去办。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怀揣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用心、用情为群众办事,找准基层监督切入点和着力点,把群众的每件小事当自己的“大事”,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纪检监察有力监督倒逼责任部门抓紧抓实,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实现从“听举报”向“听诉求”延伸、从“抓监督”向“抓治理”拓展,用纪检监察干部的“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实现群众信任监督、监督回报信任的良性循环,切实把为民服务落地落实。(麻栗坡县纪委监委:韦尚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