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正在成为新年俗

1月22日,“博物馆里过大年”的序幕在山西博物院拉开,为民众送上一份饱含文化意蕴的新春厚礼,让人们能在博物馆中深切品尝中国年的独特韵味和醇厚风情。

中国年,总是洋溢着团圆、喜庆与祥和的气息。博物馆在此时敞开大门,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成为人们团聚后共享文化盛宴的绝佳场所。一家人走进博物馆,在观赏文物、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团圆的氛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家庭团聚和文化体验相结合,让中国年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中国味,在于传统习俗与现代元素的巧妙融合。山西博物院在“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中,充分展现了这一特色。写春联、剪窗花、制作花灯等活动,让大家亲手感受传统年俗文化的魅力;100余款文创新品亮相,涉及十多个系列,涵盖冰箱贴、摆件、毛绒玩具、文创饰品等,将春节氛围和古老文化完美融合。这些活动和产品保留了传统年俗的精髓,融入了现代的创意设计,让人们在体验传统的同时,感受到时代气息,中国味道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博物馆里过大年”,为博物馆自身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春节期间的高人气可以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了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为满足游客在春节期间的文化需求,博物馆需在文创产品、互动体验、数字化展示等方面加强探索和发展,不断优化参观环境、完善导览系统、提高讲解水平,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文化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博物馆里过大年”,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春节期间是旅游高峰期,博物馆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从而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同时,博物馆之间也可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博物馆里过大年”品牌形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

“博物馆里过大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新时代品味中国年和中国味的新方式。期待更多的博物馆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精心策划更多富有创意和特色的展览、活动、产品和服务,让博物馆成为春节期间人们向往的文化打卡地,让“博物馆里过大年”真正成为一种深入人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