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赋能湖北科创 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屏障
在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湖北新春第一会——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上,10款“湖北造”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展示出湖北在科技创新领域从0到1的突破。这不仅是科技成果的展示,也对湖北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以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成为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
知识产权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占据着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过去一年,湖北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全面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以武汉科创中心、汉江国家实验室为龙头的科技力量矩阵加速形成,多项技术世界领先,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居全国前列。这些成就的背后,知识产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激励创新、打造品牌、规范市场秩序和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兴起,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新的难题。在实际情况中,知识产权领域侵权现象频发,且呈现出新型化、复杂化、高技术化的特征。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存在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的问题;一些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困境。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为例,其著作权归属地确定就存在争议。因此,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构建高效的保护和转化机制,破除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瓶颈,已成为当务之急。
以用为先,打通价值实现“中梗阻”,是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重要一环。湖北作为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数据显示,湖北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专利商标质押总金额不断攀升,惠及众多企业,充分体现了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当前,湖北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只有紧紧抓住知识产权转化和运用这个关键,拓宽专利技术供给渠道、促进供需对接与转化实施、畅通质押融资渠道,才能将知识产权的价值充分释放,为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和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在此基础上,还要以质为要,提升智慧成果“含金量”。湖北作为重要的创新资源富集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拥有众多知名品牌、优质地理标志产品等知识产权,这些都是湖北生产力要素发展水平的体现,彰显着湖北的综合实力。未来,一方面要建立市场培育机制,政府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服相结合,培育高质量、高价值知识产权;另一方面,推动与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互联互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各领域培育高价值专利和优势商标,打造著作权精品,全方位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知识”与科技发展紧密相连,“产权”依靠法律保障。今年1月1日,湖北首部知识产权综合性地方性法规——《湖北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与之前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各方应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强化知识产权源头保护和协同保护,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全面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让创新得到充分保护。
知识产权是保护和激励科技创新的制度基石。在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湖北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堤坝将更加坚固,为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助力,为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注入澎湃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谭金山(湖北宜昌)
责编:陈頔【责任编辑:王舒娴】
1今日热点
泰山区民俗巡游展风采 瑞蛇送喜闹新春
潍坊昌乐:企业复工复产忙 冲刺首季“开门红”
瑞芯微涨停 机构净卖出2.26亿元
流感高发季,让“爱山东”成为您家庭的健康守护者
三个关键词,读懂历城区“新春第一会”
奋斗筑梦想 实干向未来——记烟台联通省级服务标兵智慧家庭工程师吴新颖
小编精选
- 农行德州宁津县支行:金融教育走进老年消费者心中
- 利津县开展2025年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活动
-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聚焦群众关切扎实办好为民实事 城市更新“焕”新颜 品质提升惠民生
- 大年初二 七旬老人命悬一线 东营市中医院医护“团战”成功破局
- “智汇芝罘、新春聚‘才’”2025年新春人才招聘会火热开启!
- 郑州机场一旅客突发晕倒 医务人员2分钟跑出120米急救
- 海口灵山中学改扩建工程项目完工 预计可提供4800个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