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大赋能”助力经营主体提质增效 2025-02-10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着力转变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工具箱”作用,助力各类经营主体健康发展。2024年以来,重点实施了“三大赋能”行动,以赋能企业服务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梳理各类用于监管的“工具箱”,包括政策、法规、技术、资源、平台等,通过关口前移、精准赋能,用于指导企业合规经营,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合规指引赋能,构建事前防范、事中包容、事后提升的全过程合规指导体系。该局积极推动监管理念从事后监管向事前指导转变,加强事前宣传教育,发布信用、价格、广告等5个合规指引,帮助企业强化风险防控意识,有效避免违规经营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积极推动企业从合规经营向卓越管理提升,创新建立行政执法“两张清单”制度,对问题企业不仅发出处罚清单,还发出辅导清单2.5万张,指导整改问题、合规经营。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注重引导企业建立ISO质量管理体系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助力企业全面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积极推动执法力度和执法温度的有机统一,修订执法裁量“四张清单”,明确了124项从轻、减轻、不予处罚的包容审慎监管情形。据统计,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2024年度从轻、减轻、不予处罚数量同比增长41.3%,罚没款下降11.7%,让监管执法更好地服务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实施质量标准赋能,组织引导企业争做质量领跑者,提升产品品质。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建设“福建市事通”赋能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质量技术问题6099个。聚焦福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评选第八届福建省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15个,培育42家质量强省建设领军企业。福耀玻璃、宁德时代等2家企业被列入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库(全国34家)。组织引导企业争做行业带动者,推动产业升级。开展质量强企强链强县行动,组织65条产业链开展质量赋能,推动“链主”企业将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向全产业链延伸,惠及1.3万家企业。福建省3个项目入选全国质量强链重点项目,12个县列入全国第一批质量强县培育建设县。同时,组织福建省新能源、纺织鞋服等领域7家链主企业开展标准稳链行动,精准制定产业急需标准,实现产业协同发展。组织引导企业争做标准制定者,占领市场高地。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国际各类标准制修订,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2024年,福建省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1项、国家标准911项,分别增长200%、19%,152个企业标准入选国家级企业标准“领跑者”榜单。参与制修订72项“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国家标准项目,占全国总数的24.5%,助力福建省产品更好进入“两新”行动,更好进入国内市场、国际市场。

实施知识产权赋能,着力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造活力,依托现有5个国家级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将知识产权纠纷整体处理周期由90天压缩至45天,高效保护创新成果,目前,福建省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位居全国第5位。福建着力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能,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15个,全国第二个完成存量专利盘点,全省专利转让许可1.5万次,增长18.6%。首创“知识产权+技术经纪人”服务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全省备案专利产品2.2万件。福建着力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把金融“活水”引向实体经济。据统计,2024年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14.58亿元,同比增长13.7%,惠及中小企业866家,同比增长82.7%。

下一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统筹用好市场监管“工具箱”,精准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各类经营主体提质增效、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