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与陇南:山海相连共发展

立秋时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石门镇白龙江畔,青陇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的温室大棚内温度适宜,一排排茁壮的油橄榄苗长势喜人,一串串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

回想过去河滩荒地的景象,再看如今温室大棚连成片,青陇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负责人王昉东感慨万千:“以前我们种地种菜都是靠天吃饭。多亏了东西协作,青岛不仅‘真金白银’帮我们,还帮我们设计规划建设,才有了今天这个样子。”他告诉记者,该示范园承接了当地油橄榄的育苗,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带动种植和吸纳就业等,多方面带动周边200户农民增收致富。

产业是富民之本、致富之源。自2016年确定青岛市结对帮扶陇南市以来,两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始终把产业合作作为东西部协作的根本之策。青岛市积极开展“引企入陇”行动,共引导72家企业到陇南投资兴业,累计投入资金13.3亿元。

陇南利和萃取花椒全产业链项目的落地,解决了当地花椒产品形式单一、附加值低等问题;青岛康大兔业有限公司在陇南兴建的养殖示范项目,则成为甘肃最大的自动化肉兔养殖场。

如今,陇南地区的油橄榄、辣椒、花椒和肉兔等特色农产品在东西协作项目的有效带动下,精深加工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与附加值的增长,都在促进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资金补贴、引企造血,不是简单的‘拉郎配’。”这是青岛协作定西挂职干部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据悉,自2021年青岛市与定西市建立东西部协作关系以来,两市精准对接“所能”和“所需”,启动“青岛生态林”建设,将林业生态修复治理与森林景观提升相结合,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森林景观。

目前,延绵10公里、贯穿定西市主城区的生态林已初具规模,70万株云杉、侧柏、刺槐和河北杨等各类苗木正在拔节生长,原本一片荒芜的山林已是满目翠绿。

东西协作,只有互帮互助、互惠互利,才能长久持续发展,才能留住企业、留下产业。青岛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牵线搭桥的作用,使得山东齐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甘肃新农生态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北热泵装备产业基地建设上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采取“以市场换工厂”的产业合作模式,由甘肃新农生态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协助山东齐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开拓西北能源装备市场,山东齐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则为甘肃新农生态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科技研发、生产线建设和工程技术支持。7月28日,双方合作共建的青岛·定西东西部协作示范项目西北热泵装备产业基地启用并投产,不仅补齐了西北地区在节能装备领域的短板,还对加强当地能源装备供应链建设、丰富先进装备制造行业品牌建设和提高本土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从传统种植业到现代化农业,再到食品深加工、机械制造和文旅消费,青岛市优势产业资源不断向西北聚集,陇南和定西两市特色产业日益壮大,青岛东西协作产业帮扶取得实效。

人才是社会进步、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针对协作帮扶地区在教育医疗、现代农业、金融科技和信息技术等领域高层次人才资源匮乏的现状,近年来,青岛市积极探索“组团式”帮扶模式,为陇南和定西提供干部挂职、专业技术人才支持和相关领域培训帮扶等多元渠道,助力其补齐短板,不断提高人才服务发展的能力。

在青岛,宫腔镜切除肌瘤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但在陇南,由于缺乏专业人才,此项技术一直未能得到推广。山东省第二批“组团式”帮扶专家、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妇科副主任医师李楠来到陇南后,在她的指导下,陇南市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成功完成全区第一例难度较大宫腔镜微创子宫肌瘤电切术。

和李楠一样,今年帮扶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的青岛医生共有6名,他们将延续此前组团帮扶队员的优良作风扎根临床,积极开展“师带徒”活动,通过教学查房、学术讲座、手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帮助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为当地群众送去温暖优质的诊疗服务。

跨越山海心相近,结对协作远亦亲。从单向“输血”到双向协作,从资源共享到组团帮扶,来自青岛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理念正在源源不断地向西北输入。

立足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升级,随着青岛对陇南和定西两地东西协作模式再升级,未来青岛市将围绕产业合作、消费帮扶、人才交流、旅游开发、乡村振兴和科教文卫等方面,持续加强交流合作,从而让青岛与陇南、定西东西协作在更高起点、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取得更显著效果,推动陇南和定西两地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记者 李媛 杨国胜 通讯员 冯志)

热门相关:惹火甜妻:老公大人,宠上瘾!   天河大帝   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   抗日之特战兵王   抗日之特战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