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商”出美好乌当
本报记者 黄静
“我们准备聘她当社区宣传员,向居民们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好政策,现在她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了。”云锦尚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徐务琴边上楼边介绍着。
来到韦小红家,她正在忙着做卤菜,下午会拿到社区门口售卖。之前,韦小红通过社区组织的技能培训学会了卤菜制作,她说,“我以前在老家新桃村时都是外出打工,搬到城里后,社区干部和政协委员帮我解决了两个孩子的上学问题,现在我想边照顾孩子边在家门口创业。”
这个小区有些特殊,云锦尚城社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承接了乌当区6个乡镇281户1072名搬迁群众。其特殊性还在于人员构成:脱贫户85户303人、残疾人96户120人、低保户82户224人、60岁以上老人174人。
云锦尚城的居民们对政协委员的认知度很高,记者看到,这里共有14栋楼,每个楼栋入门处都张贴着五个人的照片,分别是党小组组长、党员先锋岗、政协委员、居民代表、联户长,居民们遇到难事,随时可以联系他们。
这得益于乌当区政协在社区协商创新实践中的一系列举措。
“为了全面推进社区协商工作,我们年初就部署了‘三个下沉’。”乌当区政协主席龙云介绍,包括区政协领导班子成员下沉乡(镇、街道)蹲点指导、专委会下沉委员联络组具体指导、政协委员下沉村(居)全员参与。目前,13名驻区贵阳市政协委员和176名区政协委员全部下沉到乡(镇、街道)、村(居)。
下沉到云锦尚城的14位政协委员尽心尽力,“一楼一委员”密切了与居民的联系,了解到居民的急难愁盼,通过社区协商解决了很多问题。
今年7月,贵阳全市政协“社区协商”推进会召开后,乌当区政协迅速落实会议精神,明确所辖5个街道及东风镇分别重点推进、全力打造1个社区协商示范点,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云锦尚城就是要打造的示范点之一。
“云锦尚城因其独特性,小到家中一针一线、社区一草一木,大到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社区治理、居民安居就业,都离不开‘社区协商’。”社区干部欧阳梦梅说道。
就连居委会的办公场所都是在区政协的关心下通过协商解决的。居委会办公场所在地下停车场,这里原本是住宅用地,区政协邀请多个部门来协商,最后改规划用地为办公用地。
同样在停车场的还有一家手提袋加工厂。在这里,李祖国正专心致志穿着手提袋绳,记者正打算上前采访,却被告知他是聋哑人。
徐务琴介绍,李祖国也是搬迁户,家里条件较为困难,社区为他安排了公益岗位,做保洁工作。手提袋加工厂建成后,他又积极要求加入。现在他每天打扫完卫生就会来厂里上班。
这间手提袋加工厂实现了搬迁群众就近就业,也是社区协商“商”成的。
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社区干部考察过很多企业,但都不太合适。区政协委员成龙想到自己认识的一家包装加工企业的老板,实地考察后一拍即合。为了真正落实下来,区政协组织了多场协商会,与多个相关部门坐下来一件事一件事解决,一步一步推进,加工厂在今年下半年终于建成开工。
“我们还提出收益以2:8比例进行分配,20%用于社区壮大实体经济及公益事业支出,80%用于社区9个公益性岗位支出。”乌当区政协副主席陈晓军说,“这也是对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的积极探索,我们会继续深化推进,希望探索出一条可以复制推广的路径。”
截至目前,这个手提袋加工车间共计生产360万件,销售额72万元,解决社区居民66人就业问题,实现社区入股分红16万余元。
除了云锦尚城,“社区协商”在乌当区随处可见。
由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兴建的新光厂形成的新光社区建成“一区一厂一阵地一舞台”多元协商机制。有着“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荣誉称号的金江苑社区形成侨联小组成员、政协委员、业主委员会成员“三员”在协商活动中同发声,使得小区11项重要民生项目稳步推进。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发展协商民主作出战略部署,我们要不断学习领会,在探索中践行,‘商’出共识、‘商’出动力、‘商’出成效。”龙云表示。
下午下班时分,韦小红在社区门口卖起了卤菜,有经济条件不好的大叔大妈来买,韦小红装一袋子也不收钱。她说,在困难的时候有这么多人帮助她,她也要“一手接爱,一手传爱”。
《人民政协报》(2022年12月09日 第 3 版)
热门相关:女扮男:靠近云端的你 善良嫂子:无法忍受的日子 女王 丈夫的朋友们 年轻的嫂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