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冲锋制造业中高端
近年来,浙江聚焦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两条主跑道”,努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面对经济发展中的若干不确定性,浙江引导制造业企业始终专注、坚定“换挡”、奋力创新,以变革应对变局,为制造业迈向中高端蓄力冲锋。
始终专注:聚焦制造主业不动摇
走进台州温岭市大溪镇,犹如进入泵业的海洋。鲜为人知的是,这里出产的小型水泵占到全国市场份额三分之二,井用潜水泵、农用潜水泵等多个品类产量全球第一。
相距不远的横峰街道凤凰山工业园区,现代化制鞋设备高速运转,青年人双手上下翻飞;厂区一侧,十几位老年人围坐一起,坐着整理鞋帮、穿鞋带等辅助工作:“早些年干活,图的是吃饱穿暖;现在干活,是因为闲不住。”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以民营为主体的制造业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增长奇迹。量大面广的制造业企业,汇聚成创业创新的发展洪流。
企业研发的服装辅料,“护航”航天员探秘太空,“登上”北京冬奥会领奖台,“走进”不少国际盛会……从家庭作坊起步,46年坚持做好“一粒纽扣”“一条拉链”的伟星集团,目前拥有年产纽扣116亿粒、拉链8.50亿米的精工智造能力,成长为国内服装辅料领域领跑者。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截至8月底,浙江全省共有市场主体906万户,同比增长7.3%,以2021年年末浙江常住人口规模计算,每7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个创业者。
坚定“换挡”:引领制造业迭代升级
要破解制造业发展瓶颈,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腾笼换鸟”;只有“凤凰涅槃”,才能“浴火重生”。近年来,浙江坚定不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全力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
几年间,台州仙居县医疗器械产业从无到有,40多家企业开花结果,已经涌现亿元以上企业和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办起台州市医疗器械产业园,育出省级医械特色小镇,走出“科创基金+特色产业+创新平台”的发展之路;临海市引来吉利汽车基地,专攻新能源汽车发展,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纯电动等车型相继投产;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落户台州,未来将建成集医药研发、制剂生产、医药展览等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强到精……近年来,浙江着力构建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
浙江聚焦17个重点行业,实施数字化、服务化、集群化、品质化、绿色化转型和产业链提升工程。2017年以来,浙江累计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7584家,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12.6万家、高耗低效企业9325家。2021年,17个传统制造业增加值达11881亿元,占规上工业的58.7%;利润总额4181亿元,占规上工业的61.6%。
通过深入实施“小升规”“放水养鱼”“单项冠军”“雄鹰”等行动,浙江构建“小升规+专精特新+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4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470家,世界500强企业9家,中国企业500强45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07家,均居全国各省份前列。
奋力创新:赋能智能工厂“加速跑”
不久前,温州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战略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项目聚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三大领域,计划落地建设“一院、一园、一基金”,包括高标准打造新型研发机构、成立产业基地、设立专项产业基金等,以此推动创新创业、先进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助力温州加快创新发展。
“过去温州人以艰苦创业闻名,现在温州科技创新异军突起,走上了依靠创新驱动、人才支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温州市委负责人表示。
近些年,温州加速打造传统支柱产业、新兴主导产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抢抓新能源发展风口,核电、风电、光伏、水电、抽水蓄能、氢能、储能等一大批新能源重大产业项目纷纷布局,新能源产业全链条加速成形;中国(温州)数安港、国际云软件谷加快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高地;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等加快生命健康项目集聚,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加快发展。
走进位于杭州市临平区的老板电器“未来工厂”,偌大的车间处于“黑灯”状态,一辆辆AGV(自走式车辆)在车间里有序穿行,经过打孔、塑形、剪裁等环节的成品走下流水线,再由AGV运送到下个车间。
面对数字经济的时代大潮,浙江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产业数字化指数、服务型制造区域发展指数等均居全国各省份前列。
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以数字化驱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浙江着力构建数字经济系统,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比如,“产业一链通”应用,创新产业链供应链治理模式,完成强链项目362个、补链项目1350个;“浙企智造在线”应用为近2万家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服务,推动企业平均生产成本降低19%。2021年浙江数字经济增加值GDP占比48.6%,居全国第一。
此外,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浙江强化创新协同,联动推进科创共同体和G60科创走廊建设,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牵头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43项,之江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两个大科学装置落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