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城乡蝶变 活力四射

四面繁花两相径,一池碧水月映楼。金秋的阳光下,在萍乡市玉湖公园,郁郁葱葱的树林,碧波荡漾的湖水,休闲散步的市民,构成了一幅秀美和谐的图景。从一处寂寂的郊野山塘,蝶变成一个展现城市新貌的动感窗口,在赣鄱大地,这样的城乡面貌巨变的例子数不胜数。

连日来,记者在南昌、抚州、赣州、上饶、萍乡、九江等地,采撷城乡建设亮点,但见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现代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

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

在南昌,一个个华丽转身的老旧小区记录着千家万户的生活足迹,也见证了城市面貌的焕然一新。数据显示,自南昌市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以来,截至2022年8月,已累计改造完成491个老旧小区,惠及约28万户、91万余人,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近年来,南昌市聚焦群众关注焦点和短板弱项,在公共设施完善、水系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精心谋划,实施了多维度的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生活功能,城市颜值面貌显著改变。

同时,为持续提升城市全域整体价值,南昌市聚焦存量资源提质增效,打造了南昌孺子书房、梁书美术馆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以及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豫章一号产业园、791文化艺术街区等10余项旧厂房改造利用示范项目,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随着第一片秋叶落下,抚州三江湿地公园迎来了“秋游热”。竹林漫步、草坪野餐、球场竞技,好不热闹。

然而,早年间这里还是一片水不清、景不美的河滩。2018年,抚州市投入3.46亿元启动三江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历时3年将曾经的低洼沼泽地变成了如今的城市新景观。

近年来,抚州市着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一座座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市中心城区先后建成了梦湖公园、名人雕塑园、三江湿地公园等10余座大型公园,新建城市公园40余座,为市民提供纳凉、游玩、健身的好去处。

梦湖之滨,随着无人机徐徐升起,可以从画面中看到,一座座公园被一条“绸带”串联。这是抚州市中心城区,总里程超70公里的环城绿道。这条环城绿道以“五分钟健身圈”为目标,连缀凤岗河湿地公园、梦湖、拟岘台等十余个景点,并在沿线建设了方便市民骑行的自行车道、驿站、涵洞、栈桥等,共同构筑起抚州市中心城区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完整城市绿道慢行系统。

“我的家就在公园里。”对于抚州市民来说,城市生态功能的日臻完善,带来的是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不断提升。

乡村,让秀美更添活力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在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船埠村,聊起如今的幸福生活,年过七旬的村民王永清笑容满面:“这几年,经过整治,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了,生活在这可舒服啦。”

一村一落皆美景,美丽乡村相辉映……今日赣南,一幅村美民富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赣州市针对农村点多面广的特点,出台有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以高铁、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和928个乡村振兴先行村为引领,开展农村房屋突出问题整治,规范农村建房秩序,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提升乡村颜值风貌。目前,该市已创建6个美丽宜居示范县、111个美丽宜居乡镇、2088个美丽宜居村庄;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229个,1479个行政村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或进行纳管处理,累计完成农村改厕157.72万户。

“农村美不美,既看颜值,更看气质。”赣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广泛开展评星定级、流动红旗、文明卫生户评选等各类创评活动,用群众身边的模范引导群众、带动群众;完善机制,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加快推进“万村码上通”“5G+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平台”建设,通过畅通群众监督投诉渠道,精准高效回应群众诉求,推动村庄环境由“一时美”迈向“持久美”。

而在赣东北,秀美乡村也已成为上饶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德兴市香屯街道江村,村民江化波正忙得不亦乐乎。村里借力“旅游+”开展秀美乡村建设,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江化波在村里的茶园、苗木基地务工加分红,一年收入有4.5万元。

近年来,上饶市围绕“山清水秀、村容整洁、民风淳朴、留住乡愁”的标准,重点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好、公共服务好、生态环境好、产业发展好、乡风民俗好、社区治理好的“六好”秀美乡村。截至目前,该市打造了“六好”秀美乡村1000个,培育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295个,其中4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25个,位列全省第一;创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5个、全域美丽乡镇57个、美丽村庄693个。

融合,让发展更具动力

华灯初上,徜徉在萍乡市湘东区,一片祥和。萍水河畔,今年启用的湘东区图书馆现代感十足,人进人出却安静肃穆,已然成了城市文化新地标。

“原来这里是一个垃圾场,现在改造成了文化休闲场所,我们的幸福感大大提升了。”湘东区春风小区居民文望云高兴地说。

作为全省首批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萍乡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最美“转型城市”。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市场化运营试点,全市农村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年计划项目45个,已启动建设27个,完成投资约1.8亿元;加快打造“城市大脑”,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统筹推进交通路网建设,推进建设一批重大交通项目……这一张张“路线图”,彰显出城乡融合发展正成为萍乡市上下齐心、万众同唱的“主题歌”。

目光再移向赣北名城九江。

清凉伴随着秋风悄然降临,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婉转的鸟鸣叫醒了清晨,自然景观也跟着灵动起来。村民卢咸锋忙碌的一天开始了。“又有两间客房预订出去了。”卢咸锋手握鼠标,在网页上轻点了几下,“周末、节假日游客特别多。”

去年,长水景区旅游人数达5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亿元,成为九江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一个生动范例。

近年来,九江市依托大江(长江)、大湖(鄱阳湖)、名山(庐山)、名城(浔阳城)资源优势,开展以“七个一”(一个文化景观带、一个文化传习培训基地、一个“N+旅游”融合产业、一条精品旅游线路、一家特色农家乐、一个特色民宿产业聚集区、一支志愿服务队)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润乡旅游兴村”行动,促进文旅、农旅、体旅、工旅等产业跨界融合,一个个“环境美、产业旺、文化兴”的美丽村庄景区遍地开花。

九江市还以成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将历史建筑、文化街区、景区景点有效串联,统筹推进城市公园、名人故里、重点商圈、文化场馆休闲化改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浔阳古城等标志性文旅项目稳步推进,通过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形象呈现眼前。(记者 刘启红 吕玉玺 宋思嘉 周亚婧 焦俊杰 徐立鸣)

记者感言

建设宜居城市

实现乡村振兴

尹晓军

透过这一个个城乡新貌,我们看到的是,赣鄱大地日新月异,欣欣向荣。

在城市,新城区拔节生长,老城区脱胎换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美丽之城、宜居之城、动感之城,不断叠加。在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村庄在绿水青山中展露新颜,乡愁在乡村振兴中更添活力。城乡之间,变得更美了;人与自然之间,变得更和谐了。

变的原动力,来自“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城市功能的拓展,秀美乡村的描画,无不是为了居民的宜居宜业,群众的幸福生活。

变的原动力,还来自“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实干之道。一张蓝图绘到底,群策群力接续干。一切的幸福美好,都是党带领人民脚踏实地创造出来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乡愁更绵长。这样的愿景,就在眼前。

热门相关:农家小福女   特工皇后不好惹   欧神   大师救命   从现代飞升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