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安澜》:一条多彩而独特的生命之河
近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策划,水利部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纪录片《黄河安澜》正式亮相荧屏。该片历经三年精心打造,通过历久弥新的黄河故事,生动诠释了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和高质量发展之路。磅礴壮阔的黄河美景,蕴藏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黄河故事,精巧地映衬着精深思辨的宏大主题,全景式地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伟大民族依黄河而生,又因治理黄河而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之治。
治国理政与治黄方略的辩证统一,承载了全片主题的高远立意。《黄河安澜》全片分六个篇章,把黄河的命运与国家命运交织在一起,着力验证着“一部治黄史就是一部治国史”,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历史担当。黄河,是一条多彩而独特的生命之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历史中既有黄河泛滥之殇和治理黄河之思,更有中华民族对黄河哺育与抚养之情的敬仰。片中一组组恢宏壮美的画面,诉说着中华文明的肇始、文明种子的萌生、黄河儿女不屈不挠的黄河故事。一段段历史影像资料,阐释了人们从屡治屡决、反复改道到善治安澜、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和感悟。这些内容让人们看到了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根本转变,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交出的亘古未有的治黄答卷,表现出纪实影像的时代内涵和思想张力。
《黄河安澜》不仅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情,也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柔情。从三江源到黄河入海口,黄河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展现出不同姿容。这部纪录片采用先进的拍摄技术和巧妙的编排调度,在数字化后期制作手法的助力下,将真实画面审美化,将抽象的思维具体化。山川沟壑、瀑布溪流尽收眼底,使受众从多姿多彩的黄河景观中领略到古今中国的人文情怀和审美品位。在表现黄河大型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建设的段落中,创作者通过画面的生动撷取和同期声的恰当运用,表现了周总理三赴三门峡的历史时刻、诗人贺敬之充满时代激情的诗篇等内容,唱响了黄河安澜河、生态河、健康河、幸福河的时代交响。
讲好中国故事,记录伟大时代,需要将宏大叙事与细节表达巧妙结合。千百年来,黄河如同一条血脉嵌入中华民族的肌体,她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要将这些宏大而深刻的内容表现出来,使整部纪录片达到合乎主题要求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有赖于创作者的文化功底和艺术巧思。例如对当年刨出“陕北好江南”的那把老镢头的特写,撒拉族青年马学明从一炉火、两口锅、三张桌子闯出享誉京城的撒拉牛肉面品牌等细节的呈现见人见物见事,表现了治理黄河实践的多样性、包容性、互助性,彰显了黄河流域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状态,向世界传播中国生态文明的成功实践,实现了主题内涵深刻挖掘和生动呈现的融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写就了治水患、兴水利、护生态、节资源、谋发展的奋斗历程,这正是这部六集纪录片值得称道的匠心。
(作者:王洪,系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