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促进舞台艺术转型
旅游演艺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舞台艺术发展的规律使然。
回望戏剧艺术史会发现,今天人们习以为常的戏剧剧场形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某一历史阶段的产物。如今通行的镜框式舞台剧场,在中国出现只有百余年历史,在西方也只有400多年,而戏剧艺术已存在3000多年之久。山野、园林、广场、街头、勾栏、瓦舍、庭院、客厅等,都曾是戏剧历史长河中的重要舞台形态。
而今,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剧场舞台空间再次打开,演出艺术与生活空间融合,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演艺形态。这启示我们要把握舞台发展的规律,正视旅游演艺的积极意义,从当下生活和当代审美旨趣出发,打造更丰富的舞台面貌,满足更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早在2017年,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就正式成立文化旅游创作委员会,对长期以来文旅演出创作运营联动的现象进行关注,总结内在规律,探索艺术发展方向。
旅游演艺重要的文化贡献在于,促进了人们对文化资源禀赋的重新认识与深入挖掘,通过故事化表达和舞台化呈现,将其转化为独特的文化吸引力。
文献史诗剧《沂蒙四季·红嫂》依托沂蒙山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在与当地田园风貌相融合的山村剧场里,组织当地人创建“沂蒙四季艺术团”,用当地方言讲述沂蒙红嫂的故事。沉浸式历史剧《浸梦水亭门》为展现浙江衢州的悠久历史,参考衢州县志,复原了水亭街、水亭门、孔庙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搭建36处动态移动场景,让现代舞台与本土文化交相碰撞。在贵州三穗,水库移民新村的村民们参与到生活剧场《八弓草市》的演出中来。八弓草市集合一批美食、文创商户,每家商户的建立和经营背后都有一段艰辛的致富历程。作品将“一店一品”的创业实践变成了“一户一剧”的舞台呈现,以普通人的生活折射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步伐。
在创作中我们体会到,成功的旅游演艺都是一项综合创新工程。这种创新包括:探索沉浸戏剧、生活剧场的新形态,探索数字与实体融合的新形式,探索旅游度假、体验消费的新业态,探索政府、企业、村民、艺术家等多元主体合作共赢的新机制,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样本。
在城市,让戏剧进一步融入生活成为旅游演艺的重要方向。为推进“亚洲演艺中心”建设,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于2019年推出《上海市演艺新空间营运标准》,至今已为100多个多功能小型营业性剧场授牌,促进戏剧演出业的活跃发展。环境沉浸式戏剧、剧本推理游戏等融合数字媒体技术的探索,正在形成热潮。位于上海黄浦区汉口路的亚洲大厦,因为小剧场演出频频火爆“出圈”,引起行业内外广泛关注,被称为“一个垂直生长的戏剧街区”。截至2022年,亚洲大厦内的剧场空间已经增加到近20个,许多驻场演出吸引观众一去再去,每次都有新体验。与之邻近的上海大世界,业已转型为小剧场演艺新空间,集聚了许多戏剧专业院校毕业生在此进行原创舞台实验并接受市场检验。
舞台艺术是一项既古老又青春的艺术形式。古老在于历史悠久,青春因其活在当下。从世界各地的案例可以看出,旅游演艺已经成为当代舞台艺术的创新板块和活力来源,是当今观众参与和接受舞台艺术的重要方式。
对于旅游演艺来说,更加注重质量、注重原创、注重艺术性不只是出于创作者的艺术追求,也是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是艺术永恒的功能和课题。文旅融合不仅促进了舞台艺术转型,也成为我们思考舞台艺术创作发展的现实坐标。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