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川印象|粽香涪江 “船”承文明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魏琴 匡治

6月10日下午,遂宁市船山区犀牛广场人头攒动。端午节当天,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在这里热闹起来。

包粽子、制香囊、编彩绳、做艾草花束……广场上,遂潼两地联合举办的“粽香涪江 ‘船’承文明”—“我们的节日·端午”遂潼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把17个展位串联起端午文化展示与体验场景,为市民带来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的文化体验,在品尝“节日味”的同时也尽享“文化味”。

取两片清香粽叶、翻折成漏斗状,再放入吸满酱汁的糯米、卤肉,包紧后用细绳一捆……仅二三十秒,一颗个大料足的传统肉粽,就出现在市民严婷手中。

在展位前,严婷包完一个粽子,便蹲下身去,手把手教女儿包粽子。“好多年没包粽子,今天借着活动,带娃娃来体验一下,让孩子从小接触、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粽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包粽子、吃粽子更是端午的一个重要习俗、文化表达。在船山,当地市民还将包好的粽子连成串挂在一起,称其为“高粽”,代表着大家对学子金榜题名的美好祝福。

“以前哪想到,艾草也能做成花束。”90后市民张小丽站在艾草摊前,饶有兴致地跟着手艺人学习制作艾草花束。桌子上,堆满了彩绳、挂饰、纸张、祈福卡等装饰物,张小丽手指翻飞,不一会儿,一把艾草就变成一束具有仪式感的艾草门挂。张小丽说,小时候过端午,奶奶都会买把艾草挂在家里,寓意驱邪纳福。“现在的门挂既保留了传统寓意,还好看。”

既然保留传统元素,又兼顾现代审美,中国节的仪式感和好意头,都藏进了一束门挂中。拿着刚做好的艾草花束,市民杨素芳连连点赞。“玩出了新花样,更玩出了文化和创意味。”

在一旁,造型多样的香囊也频频出圈,深受市民追捧。市民们围在非遗传承人的身旁,舞动针线、选择香料,开始制作一个个精美的香囊,零距离感受着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个端午假期,处处充满“文化味”“非遗味”。

活动中,棕编、胡氏剪纸、夏氏风车、文明实践共建活动等展示区,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营造互动式的节俗体验新场景,为端午传统节日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赋予新的表现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感、可知、可参与。“这里不仅有端午的习俗文化,还有非遗展,处处展示着中国文化千年之美、非遗魅力。”

“将民俗文化活动与文明实践相结合,让广大市民沉浸式了解节日文化内涵、民俗知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船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建军说,端午节正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好时机,有情怀有文化的互动体验,让船山持续焕发生机和活力。

丰富多彩的端午习俗,赋予生活以仪式感,传统与现代互促交融,让人们重温时间的厚重,体会文化的韵味。

热门相关:呆萌配腹黑:绝宠小冤家   呆萌小青梅:妖孽竹马太腹黑   原来你喜欢我呀   新婚夜,大佬调戏娇妻上瘾了   冒牌老婆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