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果盘子”里的科技兴农

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初秋的高原,雨水洗刷过后的村庄绿意盎然。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的一处温室内,陆续成熟的丝瓜和各色西红柿藏在枝蔓中,焕发勃勃生机。

翠绿的丝瓜挂满枝头。人民网 顾斐菲摄

“这是我们今年投资建设的一个高标准深冬温室,跨度达到18米,中间没有采用立柱,温室里基本上能实现全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卡约初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赵发海指着眼前的温室说道。

不止深冬温室,数字温控、智能雾化、水肥一体化等现代管理技术在卡约初禾大棚中的应用率已达到100%。如今,园内的277栋温室大棚每年生产各类优质蔬菜180万斤。

草莓苗分剪中。俞惠珍摄

喜人成绩背后,离不开科技特派员的发力助攻。无菌培养、病毒检测、培育管理……占地5000平方米的种苗脱毒繁育中心里,湟中区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靳有才正在指导工作人员进行草莓苗分剪。依托这座实验室,卡约初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草莓种苗脱毒繁育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等前期研发工作,先后申请受理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科技创新、成果创新和产品创新优势日益增强,2023年被评为市级研发中心。

“我们工作站有8个人,分别来自青海师范大学、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以及湟中区蔬菜站等单位,把大学科研优势和企业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产学研的合作,提升企业效益。”靳有才介绍道。

在科技的助力下,不仅湟中区的蔬果产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畜牧业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湟中区李家山镇常绿牧业有限公司的标准化鸡舍里,鸡舍热风炉发出轰隆隆的声响,自动喂料机正在投喂饲料,上万只肉鸡发出“咯咯咯”的叫声……青海常绿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蒲常廷正在观察肉鸡饲养情况。

常绿牧业有限公司的标准化鸡舍内。人民网 顾斐菲摄

“我的专业是动物医学专业,所以注重科学养殖。”近年来,蒲常廷积极对接,先后与青海大学动物医学系、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切实加强新技术推广,加快转化科技成果,2023年被评为省级科技型企业。

“有7栋鸡舍实现智能化养殖,喂水、投料、鸡粪处理已经形成自动化模式,年出栏商品肉鸡60多万只,营业额达到2000多万元。” 蒲常廷介绍道。“目前《高海拔地区黄羽肉鸡标准化养殖技术》《高海拔地区黄羽肉鸡研究与示范》等技术获得了5个科技成果奖、5项实用性专利、一项发明性专利,确实给公司带来了实际效益。”蒲常廷介绍。

近年来,湟中区着眼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推进农畜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科技部门积极牵线搭桥,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融合创新联合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已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6个,特派员47名。

“目前,湟中区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型企业40家、培育省级科技型企业15家、市级25家、西宁市农业科技园区22家,占全市农业科技园区的63%。下一步,湟中区科技部门将进一步了解涉农企业技术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结合,引导本土企业借助优势科技资源解决技术难题,推动农畜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湟中县发展和改革局科技办公室主任巩文说道。

市级研发中心、省级科技型企业……地还是那块地,因为有了科技力量的注入而大不一样。(顾斐菲 俞惠珍)

热门相关:勇闯天涯   豪门退婚妻:宝贝,再嫁我一次!   纣临   邪王追妻99次:娘子,等我   美食萌后:皇上,喂不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