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泽:一支笔只写两个字 一寸土守护一辈子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熊光泽:一支笔只写两个字 一寸土守护一辈子
9月27日上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金厂镇罗家坪村村民熊光泽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一件事,坚守一阵子,容易;坚守一辈子,很难;坚守几代人,更难。在祖国西南边境的联防员里有这样一个人,他说:“奶奶没念过书,唯独会写的两个字是‘中国’,而我,写得最好的两个字也是‘中国’”。“一条路、两个字、三代人”接力巡守边界74年,用情怀描红界碑,用脚步丈量边界16万公里,里程足够绕地球4圈,这一家人就是“全国最美家庭”——熊光泽家庭,这个人就是“云岭楷模”——熊光泽。
他是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金厂镇金厂村委会罗家坪村小组一个普通的村民,是祖国西南边境许许多多联防员里一名平凡的联防员,却在平凡的岗位里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巡边、守边、护边、固边,他用自己的一生在接力“一家三代守边”的故事,以实际行动带着儿孙辈继续传承着这一份“荣光”。
一寸土、一辈子,他是美丽家园的“建设者”
熊光泽家位于距离国境线仅600米的罗家坪大山脚下,由于受战争的影响错过了发展机会,家园破败、发展滞后,当时村民们住的是杈杈房、走的是泥巴路,“守边又守穷”是当年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让全村都过上幸福日子、小康生活,作为村干部的他,毅然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秉着他自己的承诺:“只要给我们1万元的投入,我们保证完成2万元的事。”一点一点地向上级争取资金、申请项目,不厌其烦地做群众思想工作,特别是在村内道路建设时,他动员全村群众积极投工投劳,跟着大家一起磨破了鞋子,背烂了背箩,却毫无怨言,终于修通了村里的水泥路,彻底改变了村内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湿滑”的状况,先后带领群众建成村内排污管道、旅游步道、军民鱼水池、花台和房前屋后小景观、小花园、小菜园等景点。
他还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因地制宜种植草果、砂仁、茶叶350余亩,发展种养殖业,实现经济年收入1030.43万元,全村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20008.36元,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实现了罗家坪村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落后贫穷”到“文明富裕”的华丽“蝶变”,在他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罗家坪村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3A级景区”等荣誉称号。
一支笔、两个字,他是民族团结的“维护者”
他说“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作为世世代代生活在罗家坪大山脚下的一名普通苗家子弟,熊光泽深知边境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如何团结好村内、周边村寨的各民族合力守边固边、守土安家,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不是一件易事,却是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为此,他从“大义”入手,用自己带着背包、镰刀、毛笔、油漆40年描红界碑“中国”的亲身经历,用自己浓浓的爱国情怀,用大家都是中国人的心灵共鸣,先后到机关、学校、村庄、党组织等开展红色故事宣讲40余场2000余人次,引领干部群众不断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组织群众投工投劳500余人次在罗家坪村塑造“长城”“五角星”等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角形象,党旗、国旗成为边境最耀眼的一抹红色,各族群众“五个认同”理念深入人心;他也从“小节”做起,把“晨起5件事”纳入村规民约,带头推广“晨起5件事”治理经验,带动群众把“一查红旗飘飘、二给花草浇浇、三来院坝扫扫、四用镜子照照、五把农活干好”融入日常、形成习惯。全村所有农户屋顶国旗飘飘、村内外秩序井然、环境卫生清洁靓丽,近年来村内无偷渡、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村民安居乐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一条路、三代人,他是神圣国土的“守护者”
10公里、70载、三代人,这是从马关边境188号界碑到193号界碑的距离,也是熊光泽“一家三代人”坚守的里程。这条来回20公里的路,从他奶奶项左娣到父亲熊炳清,熊光泽一家三代已走了74年。74年来的风霜夜雨,熊光泽一家三代守边员的巡逻足迹,遍布了罗家坪村的每一条道路、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到达每一块界碑。熊光泽说:“为祖国守好界碑,那是奶奶传下来的,是传家宝,不能丢。”从他奶奶到他的父亲到他自己祖孙三代都是守边人,界碑成了“传家宝”。
他们将生命的脚印深深烙印在祖国的国境线上,始终践行着“守边就是守国、守国就是守家”的爱国初心和家国情怀。现在,为了将“传家宝”传下去,熊光泽在巡逻边界、查看界碑时,时常会带上子女,教他们熟悉边界,认识界碑,教导子女守边护边的职责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接力守边40年来,他年复一年,风雨兼程,坚持给每一块界碑描红,时刻让“中国”两个字保持鲜红。
守护家门就是守护国门。熊光泽一家三代74年接力守边,他们一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的初心和使命,用“界碑就是传家宝”的家训生动诠释了“浓浓家国情怀 三代接力守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马关,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马关,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三代守边人”的故事家喻户晓。“出门就是巡逻,种地也是站岗,放牛也是放哨”的守土固边意识深入人心,“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成为马关干部群众最鲜明的政治品格。(苏宁、杨月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