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达新高,亚欧物流版图再扩容
作者:黄智凌 张彦博 黄圯
1月2日,随着一列满载新鲜果蔬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从昆明王家营西站启程,一路向南疾驰驶向老挝,标志着自2021年中老铁路开通以来,货物运输总量已突破5000万吨大关。(光明网)
中老铁路的货运量已经突破了5000万吨大关,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是对其强大运输能力的最好证明,不仅彰显了中老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成果,更为亚欧物流体系的完善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跨境货物列车每日开行数量由开通初期的2列增加到目前的18列,列车牵引吨数也由2000吨增至2500吨。这是中老两国不断加强货物运输组织、优化运输方案、提升运输能力和效率的直接体现。随着货运量的持续增长,中老铁路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物流通道,对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与不懈努力,中老铁路的运输潜能得到了充分释放,为两国及沿线地区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依托中老铁路,铁路部门创新打造了跨境货物运输产品,如“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并推出了“京滇·澜湄线”“沪滇·澜湄线”等国际货运班列产品;此外,中老双方还积极探索“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国际运输新模式,使得老挝、泰国等国家至欧洲的铁路直达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这些举措有效扩大了中老铁路的跨境运输网络,吸引了更多的货源。截至目前,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国内31个省(区、市)和老挝、泰国、越南、新加坡等19个国家和地区,跨境运输商品种类也拓展到3000余种。
中老两国铁路、海关、边检部门通过加强沟通协作,完成了磨憨铁路口岸的扩能改造和智慧化建设,为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产业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磨憨口岸货场,引入了5G、北斗、AI等前沿技术,打造了数字化、智能化货场,极大提升了装卸作业效率,口岸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较开通初期分别压缩超过60%和90%,通关效能大幅提升。运输效率的提高将会使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进而推动货运量的不断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利用这一物流通道,将产品快速运往东南亚及更远的市场。
中老铁路货运量破5000万吨的成就不仅是中老两国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亚欧物流体系发展的新亮点。中老铁路将继续以其强大的运输能力和便捷的服务,为亚欧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一审:叶力
二审:陈鹏
三审: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