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当以“实”为重

基层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承担着许多为民排忧解难的一线任务。如果基层干部“负担过重”,难免心力不足,会导致制约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也会拖累基层干部的为民之行、实干之旅。

要想推动基层减负不断向治本深化,就必须以“实”为重,注重实际效果,把宝贵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用在切实解决百姓关心的问题上,把群众有没有得到实惠作为衡量标准,才能让形式主义无处遁形。

基层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真正做到与群众血肉相融,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化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强调真抓实干,注重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的实际工作中。

基层减负不仅在当下,更要久久为功,让减负名副其实,让基层干部用心用情服务群众。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支持,提升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持续优化考核评价指标,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减少日常督查考核,建立以工作实绩为导向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避免一味追求指标和数据,赋予基层干部实干的信心;要减少追责问责,激励基层干部积极作为、勇于担当。

真正实现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让实干精神在基层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文/侬阳松)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