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展业人士天津共论行业创新发展
会展业被称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第二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日前在天津举办,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展业人士以及政府部门、贸促机构、研究机构等600余人参会,共论行业创新发展与合作机遇。
展览业国际化水平提升
展览业是对外开放的助推器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风向标。10日在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近年来,中国展览业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展商客商参加中国展会的热情不断高涨,经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会员单位和展览项目数量较快增长,中国展览企业探索国际化发展道路,推动展会出海,加速中国展览业国际化进程。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表示,会展业是联通各国企业、市场和要素资源的重要桥梁,对于国际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无可替代。要进一步完善会展业国际规则和行业标准,加快全球会展业双向开放,加强复合型高端会展人才培养和交流,增强会展在展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中的功能作用,更好推动各国开放合作。
天津市商务局副局长刘新国说,下一步,天津将持续吸引优质的展会落地,支持现有项目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不断研究优化会展支持政策,更好地把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消费提升等结合,促进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有意愿、有能力、有信心将天津打造成新的会展目的地”。
2024年,中国不断提升外国人来华便利性,对于促进外籍人员来华办展参展、提升展会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有力推动释放了中国展览业发展活力。报告显示,国际展商客商参加中国展会的积极性高,重大展会的境外参展商比重不断提升。进博会、链博会、服贸会等重大展会是推进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境外参展商的比重不断提升彰显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会展经济“绿色范”十足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会展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行业标准。越来越多重点展会积极倡导践行绿色办展理念,将绿色低碳作为醒目的标签。第136届广交会在100%绿色布展基础上,探索创建零碳广交会,首次实现碳中和目标;第二届链博会制定了“绿色搭建、绿色运营、绿色餐饮、绿色物流、绿色推广”联动方案,入选《中国绿色展览发展报告(2024)》优秀案例……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展览二部副总经理宋明春表示,作为本次论坛的具体载体,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突出绿色、智慧、创新的特点,整体100%采用装配式钢结构,运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地源热泵等百余项低碳、节能、环保技术,整体能耗较传统会展项目减少8%,整体碳排放总量比其他建筑减少25%以上。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命题。天津市贸促会会长唐小文表示,会展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其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向更多领域渗透,通过搭建更多会展领域的国际化平台,能够进一步汇聚全球领域的资源和能量。
“中国产品的展示逻辑、展示方式、展示理念的不断创新和领先,已经得到各国工商界的高度肯定,强调绿色低碳等中国叙事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舜杰说。
全球合作受关注
“现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加强互联互通,所以我们组织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越来越重要。”德国汉诺威展览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阿诺·莱希说,“塑造我们展会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建立战略联盟,要有跨界的思维,要推动创新,不断地满足市场观众的需求。展望未来,相信我们会进一步去拥抱变革、分享专业知识、分享信息,建立可持续的伙伴关系。”
论坛发布的《第二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天津倡议》表示:坚持开放合作,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顺应全球发展大势,加强国际交流,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更加紧密、高效的全球会展和产业网络,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与繁荣。
本次论坛举行多轮项目签约,其中,天津市贸促会和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澳中博览会组委会等9家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在组织企业出海参展、共同举办专业性展会、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
此外,天津市会展工作局、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津南区会展经济区管委会与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等9家机构签署项目合约,围绕招展引会、拓展渠道、展会筹办、宣传推介、产业研究、人才培训以及组织举办自行车产业展、动漫作品展、国际自行车赛事、篮球系列赛事、国际音乐节等集会议、展览、赛事活动于一体的展会活动开展深入合作,涉及展览面积27万余平方米。
《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随着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不断提升、重点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外国人出入境更加便利,我国展览业在推动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综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