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美育教育与创意实践的新格局

本报讯 (记者 贾淘文)近日,以“美育激发创新活力”为主题的2024全国高校美育教育与创意实践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黑龙江省教育厅指导,黑龙江东方学院与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共同承办,面向全国邀请相关行业、机构、院校、企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探寻高校美育教育的破题之策。活动同期举办了《“高校美育教育与创意实践”2024哈尔滨共识》专题研讨,与会专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和建议,并初步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才大颖在主题发言中表示,美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新时代美育教育更有别具一格的内涵与特征。进入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的重心配置正在经历从授业到育人导向的转变过程,同时,也面临着科技进步与人文素养同步提升的挑战。这让新时代的高校美育教育不能简单孤立地以“美”来思考“美”,不仅要思考与“劳”的融合,更要反哺于“德智体”,增加并丰富“德智体”的新内涵,充分提升新时代“美”的融合力量,并以此构建一个以“新美育”育人为核心的新型教育体系,推动高校“教学”一定要服务于“教育”的理念,从授业转向育人。尽管路途艰难,但只有尝试起步,方能体会到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的任重道远。

高校美育教育能否“如约而至”,关键在于赋予“创意实践”全新的理念与内涵。对此,才大颖提出三点建议:一要坚定美育育人主张,把通识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新质型人才;二要坚定时代美育主张,建立符合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特色美育教育体系,凝聚“美”的力量,培育具有崇尚美育主张的创意型人才;三要坚定科技美育主张,积极推动手脑并用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强化创意实践的力量,培育具有艺术与科学融合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邹锋,围绕以“组合式”美育讲堂的构建发表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优秀的美育要与课程思政资源整合,继而确立美育特色。从单一式到组合式,从普适性到在地性,在注重校园美育工作开展的同时,还要完善几个关键点,要着力打造专职美育队伍,面向全校开展美育课程建设,同时尊重学生的选择,继而发挥他们的特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认为,要以价值为导向,围绕立德树人,目标明确,融合创新,实施三位一体的高校美育工作框架。同时,要发挥综合学科优势,完善美育体系,形成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审美体验+兴趣培养+创新创造”的美育成长路径,继而真正实现“美育五个一”的目标。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洁表示,美育的辐射范围非常广泛,需要我们了解并掌握美育“浸润”对复杂系统的柔性干预问题,以及审美经验的超越问题、复杂系统的跃迁问题。美育需要超越工具和价值,最终实现在技术和科技中找到平衡。

黑龙江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温州工艺美术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洛阳三彩博物馆、温州商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出席本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