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坚持党建引领建强“三支队伍”,推动法治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鲁网1月22日讯近年来,蒙阴县强化“党建统领、法治先行”理念,全力打造政治过硬的忠诚队伍、经济发展的实干队伍、社会稳定的护航队伍“三支队伍”,推动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
党建统领,打造政治过硬的忠诚队伍
狠抓思想政治建设。结合学习型机关建设,以“理论武装+能力建设”为重点,创新开展书记、局长“上讲台”活动,聚焦“专业、精深、时尚”,每季度对全县法治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开展综合素质培训,持续推进基层法治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同时,将红色精神融入法治理念,推动红色资源与法治文化融合,用好孟良崮党性教育基地、沂蒙“六姐妹”纪念馆、红色“燕翼堂”等30余处红色教育阵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狠抓队伍作风建设。从2020年开始,连续四年,每年一个主题开展作风建设,推动干部作风向紧、向实、向优转变,特别是今年深化“提境界、勇担当、促跨越”作风建设活动,大力倡树“万事有解”作风,统筹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动真碰硬、攻坚克难,做到问题不解决不罢休、群众不满意不放手,锻造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法治队伍。四年来,全县有57名法治工作者先后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蒙阴县诉调对接中心主任王霞同志被中央政法委评选为年度“平安之星”。
助企纾困,打造经济发展的实干队伍
主动下沉、贴身服务。全县优选55名执业律师、法援律师、公职律师,建立“三员三长”公共法律服务队伍(法治指导员、法治联络员、法治监督员、涉企法律服务队长、乡村法律服务队长、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站站长),对138家规上工业企业提供“一企一策”贴身服务,在13家行业商会建立法治联系人制度,开展遍访服务企业活动,先后为625家企业、经营主体提供商业合同审查、法治评估等各类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全生命周期的法治堵点,真正做到“企业满意、发展如意”。
联合执法、减负增效。创新“部门之间大联合”“科室之间小联合”执法模式,在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应急等23个执法部门之间实行大联合,在各执法部门内部整合科室力量实行科室之间小联合,推行“一表通查”“一表反馈”,推动部门与部门之间、科室与科室之间“应联尽联”“能联尽联”,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有效提高执法效率。全县涉企执法检查次数同比下降29%,企业满意度达到98.69%、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
法治为民,打造社会稳定的护航队伍
聚焦“三风”。即聚焦良好乡风、家风、民风,建立“县级普法讲师团+镇级法律顾问+村级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三级普法机制,吸纳社会各界600余名志愿者,组建“法律进万家”“红色马甲”等法治宣传队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普及法律常识,引导群众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仁爱。同时,推动优质法治资源和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走进群众身边,提升乡村善治能力。蒙阴县常路村是4500多口人的村,通过善治促自治,近20年来没有1人上访,未发生1起刑事案件,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聚焦“两化”。即聚焦党建引领网格化和“热线·首发”信息化,积极践行“党群同心”、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行法治力量下沉网格、走进首发,特别是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以及21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作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在小,有效避免“民转命”案件发生,推动网情、警情、舆情、访情、线情“五情”明显下降,党建引领网格化和“热线·首发”工作走在临沂市前列,蒙阴县被评为省级“信访工作示范县”。
聚焦“一中心”。即聚焦一站式矛调中心建设,以12个高标准县乡两级矛调中心为主阵地,建立矛盾纠纷“问题上报—案卷建立—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案归档”六步闭环机制,重点将县内法律专家、法治工作者按照属地、属事原则分组编排在各矛调中心,今年采取“分散办公,集中解决”模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292件,化解率达98.75%,群众对法治工作满意率进一步提高。(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