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在冀巡访④|“服务+技术+机制”为张家口绿电交易注入 “超级能量”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博)张家口市区位优势突出,毗邻北京,是京、津、冀、蒙算力廊道的第一节点。同时,因气候冷凉和风光绿电资源丰富的特点,张家口市成为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地区之一,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算力枢纽节点核心城市。
据张家口市政府新闻办消息,截至2024年12月18日,张家口市域范围内已建成投运的数据中心项目30个,上架标准机柜37万架,投运服务器160万台,算力规模达2.49万P(其中通用算力0.724万P,智能算力1.766万P),集群优势日益凸显,已吸引秦淮数据、中国联通、阿里巴巴等一大批大数据企业落户。
“我们是2017年来到张家口怀来的,是这里的第一家数据中心企业”,秦淮数据能源业务总监杨星表示,“之所以选择怀来,主要是看中这里的自然条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数据中心企业创造了非常有利的营商环境”。
“张家口风光富集、绿电充足,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也很充裕,为大数据和算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供应基础,是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理想之地”,杨星提到的“绿电”是张家口市的特色资源。
据介绍,2024年,秦淮数据在张家口区域的数据中心累计消纳绿电超过6亿千瓦时,比2023年增长了30%以上,被评为中国绿色电力消费TOP100企业。
数据中心企业的算力越高,对能源的需求就越大。电力,特别是绿色电力,将来则可能决定算力产业的高度。面对算力行业绿色化需求激增,张家口市给出了方案。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的韩添祎是服务秦淮数据的客户经理。据他介绍,张家口市依托丰富的绿电资源,持续优化绿电交易服务及宣传推广,打造绿电“服务+技术+机制”三位一体模式,构建了“政府-发电企业-电力客户-电网公司”绿电交易四方协同工作机制。
“三位一体”模式一方面从引导培育地区绿电市场良好氛围着手,首先协调绿电经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综合分析用户算力调度和生产运行特性,提出多时空尺度耦合的“算力-电力”优化交易方案,实现电网灵活调控和新能源高效消纳,促进地区绿电市场发展良性循环。再就是开展明确建立绿电储备体系、强化绿电消费引导、推动绿电交易等重点工作,引导提升绿电消费占比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张家口市绿电“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是这里良好营商环境“获得电力”的重要保障。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优化营商环境主管余威伟表示,张家口作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绿电已经成为整个张家口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张特色名片。供电公司在河北省发改委和市级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积极落实“双碳”目标,推动地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绿电“三位一体”发展模式通过服务、技术、机制三方面探索,提升了绿电市场服务能力,进一步激发绿电交易市场活力,助力地区经济和电力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得益于此,秦淮数据实现了数据中心与绿电的协同,园区电力大部分来自绿色能源,用“绿色电力”实现“绿色算力”。
杨星表示,秦淮数据已经参与到长期的电力交易协议,可以保障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持续稳定运行,同时也有助于推进我们实现零碳数据中心的目标。2025年,秦淮数据计划在张家口区域消纳绿电超11亿千瓦时。希望到2030年,力争实现中国运营范围内所有新一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100%采用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为“双碳”目标践行企业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