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企为“宁”守护“安心年”
从民生保障到文旅盛宴,提供全方位“新春服务”
南京国企为“宁”守护“安心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周容璇
新春佳节,南京大街小巷充满浓浓年味。从民生保障到文旅盛宴,从交通出行到金融服务,市属国企纷纷亮出“十八般武艺”,为市民游客提供全方位、不间断的优质服务,确保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有序的新春佳节。
保供保畅,温暖守护“安心年”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时,南京国企下足功夫默默守护,确保市民在春节期间能够安心享受假期。
新港粮油食品市场作为南京居民口粮供应的主要渠道,春节期间提前备足米面粮油货源,确保春节期间粮油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南京水务集团通过“供水一张图”系统,实时监控全市供水管网,确保春节期间供水安全。春节期间,水务集团的管线巡查人员坚守岗位,每日巡查近3000公里市政管线,重点对老门东、夫子庙、新街口等人群密集区域进行安全检查,排除潜在隐患。
南京港华燃气公司提前储备了充足的管道气源和液化天然气储罐应急气源,确保春节期间燃气供应无忧。春节期间,南京港华的应急抢修人员全天候待命,市民和工商用户均可正常办理燃气缴费、过户等业务。
长达8.9公里的河西地下综合管廊,容纳了电力、通讯、蒸汽、给水等各类管线。综合管廊热网员工从供水管道到电力电缆,从通信线路到安全监控系统,每一处安全细节都不放过,确保管线和设备安全运行。
南京地铁多措并举,保障乘客暖心出行。南京地铁针对南京南站、南京站等大客流站点提前进行全面准备,增设工作人员进行引导,缩短乘客购票时间,提高进站效率。此外,南京地铁还部署纸巾机115台、充电宝189台,广泛分布于各条地铁线路及关键站点,为旅客提供便捷服务。
节日期间,南京医药安排相关人员值班在岗,对收货、验收、储存、运输等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加班加点做好相关药物的保供工作。南京医药零售基层一线员工假期照常上岗,为群众节日期间的健康需求保驾护航。
为保障春节期间新能源车主补能续航无忧,南京公用所属新能源集团在节前完成240余个充电场站、3000余个充电终端全覆盖式“健康体检”,节日期间还利用“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智能充电管理平台”开展充电设施在线管理与巡查,实现场站充电设施实时集中监控、远程故障自动预警,提升响应处置效率。
坚守岗位,新春服务“不打烊”
独居老人新年怎么过?南京颐养中心在春节期间推出“年夜饭送到家”活动,工作人员将会员预订的年夜饭送到家中,让独居老人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温暖。
紫金投资集团旗下市民卡公司,持续保障市民春节出行便利。市民卡重点区域三大综合营业网点坚持“不打烊”,为市民提供办卡、充值等关键业务支持。市民卡App功能持续迭代升级,挂失、解挂、充值、查询等业务一键即达,多渠道客服体系7×24小时在线值守,确保市民的每一次线上求助都能得到及时回应。
春节期间,南京大数据集团坚守职责,保障“我的南京”App稳定运行。据了解,该App实名注册用户超1146万,月活近400万,活跃度居全国前列。App汇聚超100个部门和单位的超330个应用场景、超4000项服务功能,覆盖医疗、交通等17个主题,提供多元化服务,为市民提供高效服务体验。
金融服务方面,紫金投资集团旗下南京联交所、征信公司积极落实春节期间“服务不间断”,全力满足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线下,“南京金服”平台服务窗口在春节假期提供24小时人工服务,全时段接待并接听企业咨询电话。线上,“南京金服”平台持续开放,数字专员将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解决企业关心的问题。
此外,春节期间,南京保安公司的所有驻点均正常开展工作,每天安排40余名保安前往中山陵等景区,协助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确保市民游客安全。
吃喝玩购,花样“年货”迎新春
南京旅游集团亮出“文旅年货”。熙南里街区“金蛇呈祥”新年黑板报、水木秦淮送财小金蛇等蛇年“氛围组”新场景纷纷上线,成为新年打卡热门。江苏首店“闲鱼循环商店”等一批人气潮流新店开业亮相,好逛、好玩、好吃,为市民游客再添新春好去处。
南京旅游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推出熙南里街区新春民俗游园会、红山森林动物园蛇年新春游园会、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金陵花市”等多场活动。
江苏宝庆结合新春主题,特别推出十二生肖贺岁金条等,同时将金箔锻造技艺、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技艺与民俗文化展演融入销售场景,消费者可在现场为自己打造专属新年礼。
赶年集,“南京味”年货是市民送祝福的热门选择。新农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假期内,“食礼秦淮”中央路258-8号旗舰店、“食礼秦淮”盒马紫金店专区将持续开放,方便市民游客采购。
新春行走在南京街头,会发现生肖“蛇”元素可真不少。近日,南京公交推出两款蛇年主题“巳巳如意”CityBus,分布在11路、30路、34路、35路等4条公交线路上,途经钟山风景名胜区、挹江门、中山码头等多个热门景点。此外,南京公交升级“宁”乘日票,推出蛇年新春特别“八日票”,满足市民游客在春节假期内多频次使用公共交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