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德清:3800亩废矿地变身绿色高产田
初冬,早晨8点半,费颖儿又准时出现在位于浙江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的先锋农机专业合作社。打了几个电话后,她换上套鞋,出门向晚稻收割现场走去。
眼前是一幢幢钢琴众创园,小高层的村庄周边,刚刚被机械收割完的稻秆立在田野。忆起2019年这里到处是2米多高芦苇的场景,德清县先锋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费颖儿边走边说:“现在这情景不见了,这里一年四季稻香麦黄。这次收割的晚稻还有100多亩,待这茬水稻收割完后,准备种120亩油菜、150亩大麦和1700亩小麦。”
东衡村是浙江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是宋末元初著名书画家赵孟頫与夫人管道昇的归葬之地。然而,这里也是远近有名的“老矿村”,当年大量石材曾销往上海、杭州等地。鼎盛时期,村里有18家矿山企业,前后挖空了50余座山头。
“那些年,村民虽然通过卖石料富了口袋,但绿意盎然的小丘陵没了,多了成百上千个深坑。而放炮、挖石带来的生态破坏,也让村民有怨言。”东衡村党委委员杨建伟说,为改变这一状况,2009年东衡村下决心关停了所有的矿场,迈出了生态保护第一步。
不挖矿后,东衡村村干部的工资一度发不出来。“2011年,我们瞅准大城市渣土无地方堆放的困境,对1600余亩矿坑进行回填招标,最终以1.08亿元的价格拍卖了这些指标,村里一下子多了1亿多元的发展资金。”东衡村党委书记章顺龙说,为保证每批次回填的渣土环保干净,他们还在回填土里养鱼。“如果鱼死了,就说明回填土有问题,施工方需要将有问题的渣土重新挖起来处置。”
2016年,东衡村在回填复垦的矿山地上试种了330亩水稻,但当年由于耕作层肥力不够、田土渗水等原因,亩产量只有450多斤。东衡村党委副书记陆英田说,2017年开始,他们将周边河床上疏浚上来的淤土,覆盖到1600多亩回填复垦的耕地上,这样一来,粮食亩产量一下子就超过了1100斤。
“曾经我们靠卖石料带来了初级阶段的富,如今我们靠矿山回填复垦等,步入了粮丰水美、产业兴旺的新阶段。”章顺龙说,依托矿山回填复垦,东衡村近年来已将3800亩废弃矿山地改造成连片高产田,光一季水稻就能产出350多万斤粮食,大大保障了当地的粮食安全。(本报记者李平 参与采写:王力中)
热门相关:妻子的情人2 醉君颜 游戏开始 太监名将,穿越现代抢老婆 总裁夫人是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