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林业成为乡村振兴强力引擎

近年来,广西林业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广西林业优势,把推进乡村振兴纳入广西林业改革发展全局同部署、同落实,促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广西林业高质量发展红利持续释放,累计直接带动60多万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持续巩固生态脱贫成果,林业在富民兴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态惠农——持续筑牢绿色发展基础

“十四五”以来,广西林业部门扎实推进脱贫地区植树造林、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深入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动生态补偿政策向脱贫地区倾斜,增强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面提升生态承载力。全区4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累计完成植树造林285万亩、森林抚育107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1.47%,森林植被大幅增加,城乡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乡村更为生态宜居。

稳步扩大生态补偿成果。下达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6.5亿元,4500万亩公益林、5300万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落实上一轮退耕还林补偿,退耕农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

持续增强生态护林力量。今年以来全区选聘生态护林员6.4万名,同比增长12.7%,有效管护森林资源7900万亩,带动20万脱贫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

生态富农——持续提升富民产业效益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十四五”以来,广西林业部门坚持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培育了一批经济效益良好、带动脱贫效果突出的绿色富民产业,持续拓宽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发展绿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油茶产业巩固脱贫成果不断扩大。倾斜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油茶补助资金5.6亿元,新种油茶35万亩、改造油茶低产林41万亩,种植总面积达612万多亩,占全区油茶总面积的70%。带动百色市5万多户脱贫户参与油茶种植获得稳定收入,油茶树成为脱贫户的“致富树”“摇钱树”。三江侗族自治县种植油茶62万亩,建成油茶专业合作社31家、年产能50吨以上茶油加工企业3家,打造油茶全产业链初显成效。

林下经济带动能力持续增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林下经济示范项目29个,累计建成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个,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3500万亩,林下经济年产值达551亿元,占全区林下经济总产值43.6%,带农惠农人数达764万人,年人均增收2760元。柳州市螺蛳粉原材料(竹笋)基地建设面积达8万亩,带动5000名农户参与竹笋种植获得稳定收入。资源县、金秀瑶族自治县被认定为首批“广西林下经济示范县”。

乡村森林生态旅游产业蓄势待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民政厅等9个单位联合出台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意见,加快林业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森林康养、养老养生等旅游线路和文旅品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有各类林业生态旅游目的地共81处,森林旅游产值达862亿元,示范带动脱贫地区利用当地良好的林业生态资源发展林业生态旅游产业。

三门江林场以“亿元”油茶特色产业链为纽带,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油茶产业示范区,通过赠送良种油茶苗木、投资建设高产油茶基地、低产林改造、茶籽原料回收、劳务雇佣、技术帮扶等方式带动农户发展油茶产业;以持续打造和推广“桂之坊”山茶油品牌为依托,研发和生产高端油茶系列产品,全力打通产业链的堵点断点,实现线上线下多点开花局面,帮扶产品销售呈持续增长态势,实现了油茶产业发展从原材料生产到产品销售的良性循环,真正让脱贫地区群众的油茶果变成“致富果”。茶油系列帮扶产品2020年销售收入达1.17亿元、2021年销售收入达1.68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超亿元,实现逆势上扬,油茶产业真正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富民支柱产业。

资金保障——持续拓宽乡村融资渠道

“十四五”以来,广西林业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同时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银行沟通合作,大力破解脱贫地区林业项目融资难题。

引导财政性资金向脱贫地区倾斜。将林业生态、产业资金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安排,累计安排涉林专项资金47亿元,占全区涉林专项资金的43.5%。

扩大产业发展资金融资规模。抢抓央企实施绿色转型发展的契机,引导优质央企资本“进山入林”,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与农发行广西分行、国开行广西分行分别签署了共同支持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协议,全区国家储备林项目共获得两家银行批复贷款307亿元,发放贷款88.6亿元,其中4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获银行批复贷款项目16个、批复贷款127.33亿元、发放贷款29.34亿元,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利用融资资金完成国家储备林建设18万亩。2022年3月,总投资13亿元的全区首个“国家储备林+乡村振兴”PPP项目成功落地上林县。11月,首个城区国家储备林PPP项目落地梧州市龙圩区,总投资16.8亿元。

激发林权抵押融资潜能。全区发放林权及各类森林资产资源抵押贷款54亿元,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177亿元。2022年3月,南宁市首笔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成功落地,三门江林场获9600万元绿色贷款,对应质押的碳汇收益权价值为1250万元。5月,广西首笔“林权收储+融资担保”贷款成功落地,11户林业经营主体获银行放款1511万元。9月,在河池市金城江区、天峨县启动“广西国家储备林林票”制度改革试点,探索脱贫地区林业效益和林农收入“双提高”的发展路径。

三门江林场创新“国储林+N”融合发展模式,在全区率先推行“区直林场+地方政府”整县推进建设国家储备林建设,以“国储林+林下经济”“国储林+油茶产业”等立体化模式推动国家储备林建设与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通过“合作分红”“林地入股”等方式,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有效破解了村集体“只有林地没有收入、只见树木不见收益”的窘境,打造一批“场村共建”“整村推进”等示范点,实现了村集体和林农增产业增收益、林场和企业降成本增效益的共赢目标。2021年三门江林场控股的鹿鼎林业集团累计支付48个村集体林地林木流转变现款1546万元和林地管理费180万元,支付乡镇林地收购工作经费270万元,同时,大力支持村屯基础设施建设,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真正释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红利、绿色福利和产业效益。

保障要素——持续优化助力政策体系

“十四五”以来,广西林业部门保持脱贫攻坚时期林业保障政策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并持续优化完善林业保障政策体系。

加强乡村振兴林业行动顶层设计。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联合相关区直单位出台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林业行动的目标、路线和重点方向,并制定33项保障措施,引导林业资源、资金、力量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等地区倾斜。

加强要素保障。累计审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使用林地面积8942公顷,合理分配林地定点指标,优先保障平陆运河(灵山段)企石枢纽安置、桂黔(隆林)经济合作产业园、平桂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用林需求。

加强林业保险保障。今年以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森林保险承保面积3420万亩,同比增长13.2%,累计向1043户农户支付森林受灾赔款1866万元。

加强科技支撑保障。“十四五”以来,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林业推广示范项目、技术攻关项目共150项,选派林业科技特派员280人,举办各类林业技术培训班70期,培训技术骨干5600多人,为脱贫地区培养了一批“土专家、林秀才”,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帮扶兴民——持续增强定点帮扶成效

2021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进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以来,坚持高位推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大力支持和帮扶该县加快发展。累计安排环江林业专项资金1.83亿元,其中每年安排中央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2750万元,资金量位居全区第3位,累计选聘续聘生态护林员2850名,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推动投资5.5亿元年产35万立方米的超强刨花板生产线项目和投资12.9亿元国家储备林项目落户环江,通过重大项目示范带动该县乃至周边县份营造林、木材加工等产业发展。联合该县出台6个定点帮扶村乡村振兴专项规划,共选派17名干部驻村帮扶,筹措帮扶资金900多万元支持产业路建设、村集体产业发展、村委改造、村屯绿化等,帮助267名困难家庭学生解决求学问题,采购消费帮扶产品1400万元,引导区直林场每年吸纳1000人就业,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

林业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行业,是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广西林业系统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台阶,以更高的站位、更硬的作风、更强的执行力,集中林业政策、资金、产业优势,在乡村林业产业延链、补链、壮链、强链上下足功夫,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全力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奋力谱写产业强、生态美、百姓富的壮美广西新画卷贡献林业力量。(靳宝川、何家枢、甘子寿)

热门相关:总裁夫人的马甲掉了   美味的工作女孩   全球大佬欠我赊刀债   重生八零俏佳妻   大首长,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