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修复古寺庙23块民间壁画
近日,延庆区博物馆完成了23块寺庙壁画的修复。这23块壁画是2012年至今的10年间,延庆区博物馆从辖区寺庙中收集的。目前,修复工作已基本完成,这批精美的壁画再现了延庆和北京地区历史上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图景。
绘制时间最早可追溯至清中期
在延庆区博物馆壁画修复间,3名技术人员正在认真细致地清理壁画表面、修边,有人手持棉签,蘸取纯净水清除附着在壁画表面的白灰、水渍、泥渍等;有人利用刮刀蘸取水泥,小心翼翼地修复壁画四周包边……
“正在修复的23块壁画主要是从永宁镇的王家山龙王庙、张山营镇的田宋营关帝庙和东门营阎王庙3座寺庙中揭取下来的。伴随寺庙修缮,我们将壁画揭取下来修复保存。”延庆区文物所相关负责人说。
延庆地区村落寺观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几乎村村都有庙宇。这些现存的古寺观规模都不是很大,寺观壁画也不是出自名家之手,都是民间画师的作品,题材涉及宗教民俗、民间艺术、古代服饰等方面,是研究延庆地区明清历史、文化、民间信仰等难得的实物资料。
此次修复的壁画共有23块,面积1至3平方米大小不等,主要分布在庙宇的正殿内墙、山墙上。由于寺庙年代久远,壁画内容已不全,有龙王行雨图、梅兰竹菊中的竹子和渔樵耕读中的渔夫、樵夫等,绘制时间大致在清朝中期至民国期间。
壁画保留至0.5厘米厚
要想把上百年的壁画揭取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修复工作自今年5月初开始,在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专家董育纲的指导下进行。揭取采取两种方法,因地制宜。一是寺庙修缮需要拆除后墙的,则拆除后墙保留壁画本体及其后背的泥土;二是没法拆后墙的,则用专门的机器,一点点“伸”到墙里将壁画“锯”下来。“虽然机器本身自带固定器可以固定位置,但实际操作起来必须慢,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把壁画和地仗锯断。”延庆区博物馆技术负责人赵铭岩说。
“地仗”是作画层下面的一种衬底,防腐防潮,传统工艺是以动物血液、桐油、面粉、砖灰等混合发酵而成。“揭取后的壁画保留着原地仗和泥土,厚度为3至5厘米。为方便以后加固,需清理原地仗,仅保留至0.5厘米厚。每一步都需要小心谨慎,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损伤作画层。”壁画修复现场负责人张富林说。
“纳鞋底”式加固壁画
揭取下来的壁画,加固和修复需要经过清理原地仗、加固原地仗、制作壁画新地仗、壁画与新地仗粘接、清理壁画表面5个步骤。
将原地仗清理成0.5厘米厚后,先用水稀释后的聚醋酸乙烯乳液,也就是乳胶,均匀涂刷在原地仗表面,涂抹1至2次,再加豆包布来增加拉伸强度。“这一步类似于纳鞋底时候加上一层胶、一层布,让鞋子更结实。”赵铭岩说。
壁画的新地仗是专门定制的蜂窝铝板。这种铝板内部结构呈蜂窝状,外表为铝制,材质轻,作为壁画的支撑层粘合固定之后,强度稳定、不易变形、便于储存搬运。新地仗做好后,技术员们再通过毛笔、棉签等轻轻清理壁画表面污渍,让其重焕色彩。
截至目前,23块壁画已全部修复完毕。后续,将会作为资料保存在延庆区博物馆,未来将陆续展出。
“延庆的屯、堡、营、寨等是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这些存在于长城脚下的壁画背后,包括表现的生产生活、民间信仰等,充分体现了开放、包容的长城精神。”延庆区文物所相关负责人说,后续将紧抓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整合全区壁画资源,进行数字化留存和二次开发,并尝试将其转化成数字文创产品,更好地活化利用。(本报记者 李瑶 通讯员 张思琦)
热门相关:永恒王权 史上第一密探 九阳剑圣 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首辅娇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