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好空气”能换钱

秋日清晨,金灿灿的阳光亮得晃眼。

贵州毕节赫章县海雀村海拔2300米的山上,郁郁苍松在阳光下显得分外挺拔。

61岁的王光德吃完早饭,利落地套上一件红色消防外套,熟练地把镰刀插在腰间,招呼记者一同巡山。

“你是记者,一定知道啥子是碳汇吧?”穿行在草木间,他扭头笑眯眯地向记者发问。

没等记者回答,他自顾自解释:“简单得很,就是好空气能换钱!”

“在我们海雀村,人人都晓得啥叫碳汇。”卖完关子,他缓缓讲起故事:

两年多前,海雀村拿到省里首张集体林“碳票”。当时,大家背地里议论,“这个有什么用啊,能当饭吃吗?”没承想,半年多后,村里的树折成了现钱,2600吨的二氧化碳,一共卖了14.41万元。原来,县里一家企业购买了村里的碳减排量。

“钱到账后,村民们把崭新的票子拨得哗啦啦响,个个笑得合不拢嘴,走路都挺直了腰板,啧啧,那叫一个神气!这惹得方圆几十里都眼馋……”王光德话里似乎流着蜜。

山路弯弯,王光德的故事还在继续:

以前啊,山上光秃秃的,一场大雨下来,黄汤子泥水从山上往下流,冲得稀里哗啦。年年都有家庭吃了泥石流的亏。20世纪80年代,老支书文朝荣下了狠劲,一咬牙带着村民上山造林——不然没有活路呀。3年时光,万亩荒山种上了华山松、马尾松等树苗。如今,森林覆盖率从5%提高到77%以上。

后来,有一群专家来到山上,左看右看,直夸村民有眼光,说“你们种下了一座‘绿色银行’,守着这‘银行’,大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起初,大家心里直犯嘀咕——不就是些树吗?把满山的树都砍光满打满算又能卖多少钱?

不久,政府推出一项生态补偿政策——这边,村里树木按照树种、大小和碳汇功能汇总,把林木和林户的基本信息录入单株碳汇大数据平台;那厢,建立树木、碳汇价值、林户基本信息等数据库,相关企业来购买碳汇,收益全额进入林户个人腰包。

“按照村民的入股协议,钱分到各家各户,最少的人家有一两万元,最多的人家16万元呢。”王光德用两个手指比画了钞票厚度,“哎哟,我也领到了一沓沓厚实钱,激动得眼泪直掉嘞!”(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陈冠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