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神:“非遗+传统”年味浓 创新竹编牡丹惊艳世界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非遗”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华人圈“火”了起来。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也不例外,在大街小巷,浓浓的年味里涌动着满满的“非遗”活力。
青神竹编,是流传在当地的一种古老民间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春节期间,青神竹编以多种创新形态轮番上演,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的节日体验,增添了蛇年新春氛围,吸引八方来客;值得一提的是,青神竹编以创新方式走上中央电视总台的春晚舞台,为观众上演中国式浪漫,惊艳世界。
国家级非遗:竹编舞龙送祝福
大年初一,青神县的舞龙舞狮队伍早早地便穿梭在城区唤鱼公园内,为百姓和游客们送上新春祝福,祈祷蛇年顺风顺水,吉祥如意。
表演中,一条由青神竹编大师制作的竹编舞龙尤其引人注目。这条巨龙由龙头、龙骨、龙尾和龙翼等部分精心组装而成,其中龙头采用六边花编织法,依形而编,龙身由鳞片与竹环连接而成,在阳光下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
在铿锵的川剧锣鼓音乐伴奏下,只见竹龙时而神龙搅海,时而二龙戏珠,热烈奔放的风格,在新春之际,热闹的舞龙表演,表达着当地人们对吉祥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吸引来了中央电视总台的关注和采访播放。
“感到十分的喜庆和震撼,竹龙穿梭,把新年的祝福和喜庆送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游客们纷纷为竹龙表演喝彩。
非遗传承:金龙巡游岷江贺新春
在大年初一的夜晚,一条长达300米的“金龙”在岷江山水间蜿蜒盘旋,上演中国式浪漫,为青神县的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的节日体验,增添了蛇年新春氛围,成为青神春节期间打造新消费场景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本次“金龙”巡游活动由50节竹筏首尾相接组成,全长300米,龙头高达6米,竹筏上装饰着金色伞和彩灯,宛如一条金色巨龙。浪漫梦幻的巡游场景,引得现场游客们纷纷记录和点赞。
“这次春节,我专门陪着家人来唤鱼公园看金龙巡演。我觉得青神岷江水域环境非常棒,这是我第一次看这样震撼的巡演,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金龙’的寓意也非常好,祝大家新年快乐。”乐山游客时红梅高兴地说道。
此次将非遗融进春节的“金龙巡游”创新活动,不仅充分展示了青神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水域条件,更将国家级非遗青神竹编与新消费场景完美融合,为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和视觉享受。
非遗创新:李子柒携青神竹编亮相春晚
在中央电视总台的蛇年春晚璀璨舞台上,李子柒佩戴一朵青绿色的纯竹编牡丹花惊艳全场。作为今年春晚的开场节目,这朵牡丹花一出场就吸引了世界人民的目光。它不仅彰显了李子柒独特的个人风格,更承载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青神竹编的精湛技艺。
据悉,李子柒与青神竹编的缘分始于2024年11月26日在成都召开的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彼时,李子柒先后二次到眉山展位,对青神竹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后续的交流中,李子柒提到,希望能用青神竹编来呈现牡丹花的愿景。
青神竹编传承人陈岚心里清楚这并非易事。“想要用竹子做出花瓣的自然灵动之态,花蕊更得用极细的竹丝制作,难度着实不小。”但在历经十多天的精心设计与制作后,陈岚及其团队终于将李子柒的创意构想变为现实。
在春晚的聚光灯下,这朵来自青神的竹编牡丹花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不仅展示了青神传统非遗与现代艺术的完美交融,更为竹编艺术的传承与推广书写了新的篇章,让世界人民通过春晚这个窗口,看到了青神竹编的惊人魅力。
“今年春节,我们把国家级非遗青神竹编和新场景充分融合,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青神县文广旅局主要负责人表示,青神县将持续把节假日与国家级非遗相融合,开辟更多新场景,让老百姓满意,同时提振青神市场信心和文旅消费能级。
(王建明 文/图青神融媒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