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凡:想要“重振工业”,英国得选对路

英国制造业行业组织“机械制造业雇主联合会”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引发英国国内以及国际舆论广泛关注。报告显示,2022年英国制造业产值在全球所有经济体中排名第十二位,历史上首次跌出前十。一些英媒以“英国自工业革命以来首次跌出全球十大工业国”等为标题进行报道,对于曾经引领工业革命、一度成为“世界工厂”的英国在制造业领域影响力加速下滑表示“惊讶”。确实,英国始自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制造业光环正在黯淡下来,但就此得出英国“不再是工业强国”的结论恐怕也有一些片面。如何看待和评估英国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可以说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

英国以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面临的“去工业化”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实际上,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工业产出世界第一的地位就已经被美国取代。二战结束之初英国等欧洲国家一度出现的“经济奇迹”到了20世纪70年代戛然而止,这些国家的煤炭、钢铁等传统制造业面临需求减弱、产业转型升级、成本压力和后发国家竞争等多方面因素挤压,逐步走上产业转移和收缩的道路,也因此形成了英格兰西北部等传统意义上的“铁锈带”。

目前来看,英国整体经济结构已经是高度依赖现代服务业的后工业化结构,英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17.1%降至2022年的9.4%,远低于德国的18.44%和日本的19.23%;2023年制造业产值虽然达到2840亿美元,但仍低于国际金融危机前2989亿美元的高峰。这次英国跌出前十大工业国行列,部分原因还在于墨西哥和俄罗斯的工业产值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的增幅。

客观而言,英国当前在制造业领域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英国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上的比较优势,逐渐被新兴市场特别是亚太经济体超越,这进一步加剧了产业外移和流出的趋势。另一方面,英国在绿色产业等新兴制造业领域的发展缺乏动力和资源,难以实现持续性的转型。另外,从经济理念和治理实践来看,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开启的新自由主义和私有化进程对英国经济的结构性影响持续至今,负面效应不断显现。

虽然目前英国制造业产值的全球占比处于下降趋势,但在部分高端制造业领域,英国依然有着独特的竞争优势。其中,制药、航空航天、机械、微电子、军工、环境科学等行业都处于世界一流水平,阿斯利康、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芯片设计企业安谋科技公司等均是全球相关产业的“顶流”。同时,英国在汽车、机械、化工等领域虽然知名度不如德国,但其下游企业特别是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生产商与欧洲大陆的大企业保持着深度合作关系,在军工等领域更是与欧洲国家之间有着紧密合作,比如德国近期名声大噪的“金牛座”导弹中就使用了英国的重要技术产品,英国在欧洲“台风”战斗机和空客的产业链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面对英国制造业和经济“去实体化”的难题,新上台的工党政府表现出了高度重视的态度,在其新的经济政策中,工党政府明确提出,英国要培养制造和销售产品的能力,并将实体产业振兴视作提供“好工作”、治愈“铁锈带”以及地区发展落差、弥合社会矛盾和分歧的重要抓手,并计划通过制定和推进产业战略、建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模仿欧洲大陆国家建立国有能源公司、优化投资和营商环境等做法加以落实。

当然,扭转英国的产业“空心化”和经济“服务化”趋势并非易事,英国官方和商界虽然对本国营商环境引以为傲,但对于培养和吸引新产业而言,英国在劳动力供给、上下游产业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仍有诸多功课要做,不得不克服能源和劳工成本高涨等削弱其成本竞争力的问题,当前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也使英国难以在产业补贴方面提供能与美国、欧盟相媲美的条件。事实上,过去保守党多届政府都曾推出不同的工业振兴战略,但都因为内外种种限制和掣肘而未能实现预期愿景。目前,工党政府正将大力吸引和撬动投资作为制造业复苏的重要抓手,如果英国能够坚持自由贸易和经济开放传统,减少政治因素对外企投资兴业的干扰,或能以更快速度在这个方向上取得进展。(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